一笼小确幸、无人面馆……一些餐饮成了“网红”后,屡屡遇到食品安全、证照不合规等问题,往往由“红”转“黑”。面对上海越来越多的食品新业态,创新与监管之间如何“调和”?在昨天下午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市食药监局局长杨劲松表示,对无人面馆等这种新业态,上海不会简单叫停。
新业态守住安全底线
“无人面馆、无人榨汁机等作为一种新的现代餐饮模式和形态,受到广大市民欢迎,是一种市场需求。”杨劲松表示,对食品企业的创新、发展,要支持、要鼓励。但是,在支持企业创新的同时,我们也强调必须守住食品安全的底线,不断加强对食品新业态监管模式的探索,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近日,上海食品监管部门已会同相关行业协会和技术机构,正在编制《自动售卖即食食品生产经营卫生规范》,将指导这一新业态的发展,让上海市场的食品供应越来越丰富。
针对“网红”餐饮,上海还将通过大数据分析甄别并重点监管。
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对食品监管部门的信息系统和网络订餐平台记录的餐饮单位食品安全相关大数据的分析,对短期内大量开店、可能存在超负荷经营行为的餐饮单位,加强针对性监管。
负面评论成监管线索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网络订餐,对此有没有针对性的监管举措?上海市副市长许昆林表示,上海采取线上线下共治,对线下无证餐饮进行处理,对线上要求平台严格管理。
今年以来,上海已抽样检验入网餐饮单位制作的外卖食品1800余件,合格率89.5%;在线商户许可资质的合规率同样不到90%,有一成以上证照存在问题。对于目前发展迅猛的网络订餐,上海近年来已实现政府监管数据与网络订餐平台的实时对接和数据共享。平台根据食品安全负面评论关键词,包括非食用物质、违禁食品、环境卫生、食物中毒等4大类30余项,主动搜索消费者网上评论数据并及时提供给监管部门;对于存在较多食品安全负面评论的餐饮单位,监管部门将强化针对性监督检查并查处违法行为;平台则对违法餐饮单位采取调整搜索排名、停止提供服务等措施。同时,委托第三方机构定期开展网络订餐平台违法经营活动监测,将网络订餐平台上集中出现的差评作为线索,通过12331下发区市场监管局加强检查。
在送餐环节,要求企业加强对送餐员队伍的职业素质、道德和相应的工作规范的培训教育。此外,对送餐环节的工艺进行改进,如餐盒密封。一旦在送餐过程中出现恶意行为,将根据现有法规条文进行严格查处。